女博士百年中国梦

作者:燕府燕窝     发布时间:2020-7-17

 在中国浩瀚的人才星空中,科学家是最亮的那一片。人们崇拜科学家是因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他们是不可或缺的那一群。科学家不是象牙塔里的“老学究”,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古董”。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在大洋彼岸从事燕窝的研究,今天我们介绍这位传奇人物。 

 

01现代燕窝研究第一人翻开燕窝研究历史,中国现代燕窝研究第一人是个女博士,她的名字叫王季茝。 王季茝(Chi Che Wang)是江苏吴县人。父亲王颂蔚是清光绪六年进士,母亲王谢振达是振华女子两等小学堂创始人。190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士利学院校长赠送给中国3个女留学生名额。王季茝通过层层选拔和考试,顺利通过赴美留学。王季茝在威尔士利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食品化学,1915年获得硕士学位(论文题目Chinese Preserved Eggs-Pidan)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The Chemistry of Chinese Preserved Eggs and Chinese Birds'Nests)。由于王季茝的硕、博士论文都与皮蛋有关,国内有学者戏称她为“皮蛋博士”。 在王季茜之前,对燕窝的研究非常有限,只有在19世纪的百科全书、中国年鉴中,对燕窝形成和外观的描述。因此王季茝是燕窝现代研究第一人。王季茝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中国购买燕窝作为实验样品(当时海南大洲岛洞穴还有可食用燕窝),研究了燕窝的一般性质和化学组成,确认了燕窝的组成及其蛋白质性质。还通过人工模拟了燕窝在人体内部的消化过程,弄清了氮的作用,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燕窝中蛋白质的生物价值。她提出,中国可食用燕窝具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属于糖蛋白类。其成分比例类似于唾液腺粘蛋白。这为后来人们科学认识燕窝奠定了基础。

02王季茝的燕窝观点王季茝的博士论文其中燕窝内容分两部分发表在美国的《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它们分别是:“中国食用燕窝的组成成分及其蛋白质性质”(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Edible Birds'Nests and the Nature of Their Proteins)、中国燕窝中氨基糖的分离及性质”(The Isolation and Nature of the Amino Sugar of Chinese Birds'Nests) 

“中国食用燕窝的组成成分及其蛋白质性质”一文中明确指出:

1、可食用燕窝具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属于糖蛋白类。

2、燕窝组成成分比例类似于唾液腺粘蛋白。

3、燕窝是由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共同作用缓慢消化的。

4、与纯蛋白质相比,腐殖酸氮和胱氨酸氮的氮分布均表现出较高的值。

5、大鼠饲养试验表明燕窝蛋白的品质可能不好。 在“中国燕窝中氨基糖的分离及性质”研究中,用稀盐酸作水解物质,分离出来的三种白色结晶体的性质和已知的氨基糖有些不同,是新的化学物质。结果表明,三种氨基糖晶体的旋光性不同,其中一种属于α类乙胺糖,一种属于β类己胺糖,第三种是前两种的混合物。

 

美国芝加哥王季茝公园

03王季茝与纪念公园获得博士学位后,王季茝先后在美国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前后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会员、儿童发展研究会(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和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会员。

 王季茝主要致力于营养学的研究,测定过佝偻病和抽搐症血浆中钙和锌的含量,研究过肥胖的代谢问题、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母乳喂养和牛奶喂养对儿童发育的影响等问题。除此之外,王季茝还比较了同年龄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女孩和美国女孩的代谢问题,从病理学角度研究过特殊早餐对病人代谢的影响,研究过儿童基础代谢和总肌酸酐等问题。 王季茝到美国后一直没有回国,王季茝 1947年获得美国国籍,1961年退休,1979年在美国去世。2000年,在芝加哥宝琳娜大街(Paulina Ave. )建造了一座约1. 72英亩的社区公园。为了纪念王季茝对当地突出贡献,2004年该公园命名为王季茝公园(Chi Che Wang Park)。 王季茝通过发表对中国食品皮蛋和滋补品燕窝的研究,令西方人对中国有更多的认识。在西方国家皮蛋被视为中国的传奇食品,而燕窝被誉为东方鱼子酱。王季茝皮蛋研究论文1919年被翻译成中文刊登在中国的《科学》杂志上,燕窝研究论文《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一书收载,为后人查阅提供了方便。